@KTzone » 日常 - 投資理財交流 » 子衿: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


2008-10-12 08:32 Dereklaulau
子衿: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
對於各國央行聯手降息的舉措能否防止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投資者顯然缺乏足夠的信心。加上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發佈了報告,指世界經濟正進入"嚴重低迷"時期,並下調了今明兩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當天歐美主要股指波動劇烈,最終收低,紐約股市則連續收出第六個紅盤(國際慣例所有指數均為紅跌綠漲)。(來源:北京青年報 08-10-10)

    股市向來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自去年開始逐漸浮出水面的美國次貸危機至今,影響範圍與影響程度逐步擴大。到上個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為標誌,美國次貸危機開始轉化為美國的金融危機,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迅速向世界擴散。體現在股市上,全球各主要經濟國家的股市紛紛大跌,市場一片恐慌。

    中國股市在全球大勢影響下,不可避免地隨之下行。不過,由於今年上半年中國股市的泡沫已被逐步擠破,底部多次被夯實,因此,從目前跌幅來看,本次全球股市下跌對中國股市的衝擊並未像個別悲觀人士預言的那麼嚴重,沒有出現恐慌性暴跌。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政府對於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早有警覺,準備也比較充分。

    經過30年來改革開放的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已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截至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這一數字也超過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G7)的外儲總和。充足的外匯儲備足以在相當程度上抵禦來自國際市場的衝擊。

    抵禦衝擊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總體依然保持良好。政府宏觀調控手段的豐富且有效,國內市場相對穩定。來自國際市場的衝擊固然不可小覷,但這些年來中國經濟雖在快速與國際接軌,不過多停留在實體經濟層面,虛擬經濟在中國並不發達。造成本次美國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金融衍生品泡沫化,中國在這方面遠沒有歐美發達國家活躍。

    我們確實需要密切注意未來國外的虛擬經濟危機波及到實體經濟後對我國出口行業的影響。因此,拉動內需在當前尤為急迫。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人與歐美人的儲蓄觀念不同。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主要以消費帶動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居民儲蓄觀念淡薄,面對金融危機,人們只能依賴國家財政抵禦金融風險。而中國的銀行儲蓄率居高不下,這對拉動內需來說恰恰是個有利因素。

    近期中國政府與央行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股市受國際因素的衝擊,為未來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本月8日的"三率齊降"最具代表性。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適當放鬆銀根以保證國內企業融資。通過降息的手段保證銀行的利潤,暫免利息稅確保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不受影響,達到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目的。這些措施都是實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具體體現。

    不可否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來勢兇猛,尤其是這幾天各國股市的表現確實令人擔心。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股市歷來有無論利好與利空均會被誇大的特性。不必過分焦慮,也沒必要過分恐慌,相信不久股市就會逐步企穩,畢竟,如前所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在良好的範圍內運行。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